?在京郊密云,一座現代化的綠色紡織工業園區拔地而起,這就是北京銅牛服裝有限公司的梭織園區,從外表看它與其他園區沒什么不同,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,銅牛梭織園無論在建設還是生產過程中,都把節能和環境保護工作放在第一位,取得了不錯的成果,被密云縣委、縣政府評為全縣僅有的7 家生態工業示范企業之一。
?
把雨水變廢為寶
?
夏季雨水多,與其讓它白白流走,不如收集起來變廢為寶。銅牛公司建有可儲水250 立方米的地下雨水收集池,通過雨水管道將廠區內的雨水導人收集池,收集池水滿后,雨水就會自動流入市政管道。
?
截至目前,公司6400 平方米綠地全部使用收集的雨水澆灌。按每立方米水可澆25 平方米草坪計算,利用雨水每澆一次就可節水250 立方米,按每月澆4 次,每年按7 個月計算,預計全年節水7000 立方米,不僅節約資金約4 萬元,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水的消耗。
?
巧設天窗迎陽光
?
服裝制造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,服裝生產本身的特點及大量的手工作業均要求保持適當的光照度,這是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最基本前提。比如員工操作臺正上方的光照度不應低于800LUX (勒克司度),如果自然光照度不足的話,即使在白天也得開燈照明。
?
銅牛梭織園區東西廠房建筑面積各為9520 平方米,共約2 萬平方米。廠房南北長136 米,東西寬63 米,如此大的跨度使自然采光成為難點。為了解決采光問題,園區在設計時將車間提高到11.5 米,增設了雙層窗戶,特別是在頂部增加了4 排高于車間3 米的天窗,這樣無論是上午還是下午都有陽光照人,天窗還明顯提高了車間內氣流的循環速度,提高了員工工作的舒適度。
?
結合廠房結構的特點,銅牛為每根燈管設置了獨立的開關,員工可根據實際需要自行控制。與同行業類似的廠房相比,銅牛梭織園區平均每天照明時間縮短了5 小時,園區內現有6200 多盞燈管,僅此一項每天就可以節電約1300 度,每年節電約35 萬度,相當于每年節約開支28 萬元。
?
環保供暖省成本
?
銅牛公司建筑面積33950 平方米,全部采用了地暖及地冷設施,它的優點是制熱、制冷效果明顯,成本低,對環境不產生污染。早在園區設計時,銅牛公司選擇使用開發區統一提供的蒸汽,使用節能型熱水交換機將水加溫到朽攝氏度后輸人地暖管道,水可循環利用。
?
以2005 年冬季供暖為例,每天供暖用蒸汽為7 立方米,每立方米含稅價格為168 元,按每年供暖120 天計算,包括全天運轉的2 個7.5 千瓦汽泵的電費4.3 萬元在內,銅牛用于供暖的費用約為18.4 萬元。而市政供暖為每平方米32 元,按居民供暖費用計算則應交108 萬元,兩相比較整整節約了90 萬元。夏季,銅牛使用循環水制冷,成本僅相當于傳統風扇制冷的五分之一。
?
節能設備細考量
?
縫紉設備對于服裝公司是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,銅牛梭織園現有20 條生產線,每條生產線配備40 臺設備,這800 臺縫紉設備的使用、維護費用,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
?
銅牛瑞藍公司經過對不同品牌的縫紉設備比較分析,選擇了性價比較高的兄弟牌無油直驅電腦機,這種設備額定功率為350 瓦,單臺設備小時用電量僅是其它同類產品的40 % ,而且無廢油產生,環保、清潔、高效。以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,這800 臺設備日節電1400 多度,全年節電約40 萬度,減少開支32 萬元。此外,普通縫紉機每年約需500 毫升潤滑油,而使用無油直驅電腦機每年所用的潤滑油不足50 毫升,避免了使用過程中及設備保養時對環境的污染。節能設備的大量使用為企業降低了運營成本,為社會減少了電能的消耗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。
?
通過對雨水收集池、廠房等基礎設施的科學規劃,對生產設備的優化選擇,對工作人員的節能意識教育,銅牛在保證企業正常運營的情況下,每年可節水7000 多立方米,節電77 萬度,合計降低成本約200 多萬元。如今,銅牛公司建設節約型企業的成果和經驗已被中國開發區網對外發布。
(首都建設報 記者劉晶晶)